党建引领“多网合一” 普洱思茅茶源社区绘就治理新图景
2025-07-13
“接送孩子上学,要翻隔离栏,横穿马路,出行矛盾突出……”面对群众的诸多烦心事,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茶源社区工作者们不回避、不敷衍、不推诿、不畏难,积极采取措施,有效破解难题。近年来,茶源社区坚持党建引领,积极探索“多网合一”的基层治理路径,绘就了基层治理新图景。
织密治理网络 夯实党建引领根基
茶源社区成立于2023年8月,是一个融合型社区,地处思茅主城区,辖区面积1.16平方公里,设有14个居民小组,常住户5342户10050人。辖区内,学校、医院、农贸市场、大型超市、商业城等人流密集场所众多,同时,经过辖区的城市主干道多达10条。一方面,业态丰富多样,交通网络四通八达,生活更加便利;另一方面,为社区治理带来很大的考验。
在推进社区治理工作中,针对茶源社区具有业态多样、人口结构复杂、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,以及随时可能涌现出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,茶源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,当好群众贴心人,办好群众身边事,为群众排忧解难,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区,矛盾不上交。
茶源社区党委副书记叶一麟介绍,为了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效能,茶源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把社区优化为5大片区、11个专职网格,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包片区兼任片长,部分党支部书记、居民小组长包网格兼任网格长,15个党支部的244名党员全部“进网入格”担任信息采集员、政策宣传员、矛盾调解员、反诈宣传员,同时,群众也自发组成多支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。
与此同时,在社区治理工作中,茶源社区还积极借助科技力量,充分利用“一网统管”和“智慧思茅”APP等平台,推进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,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实时接收到网格员上传的信息,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。
通过以上措施,初步构建起了党组织、网格站(点)、志愿服务队、居民小组、数字平台等多网合一的治理格局,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,有效提高治理效能。
聚焦民生需求 办好群众“关键小事”
“我们小区目前唯一的出入口——东侧出入口与茶城大道相连接处,形成了一个‘丁’字路口。从这个路口步行过茶城大道距离最短,但是没有设斑马线,行人特别是小区居民必须得绕行,一个回合就得绕两三百米远的距离,有些老人接送小孩上学,一天就得绕好几个回合,不太方便。而一些人为了图方便,干脆翻隔离栏横穿马路到对面,这样存在着安全隐患。”天壁金岛小区居民李宵宇告诉记者,后来有些小区居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把“过马路的烦心事”向茶源社区天壁金岛党支部书记罗建英反映。
没有想到,才几天的时间,就在小区路口前的茶城大道上增设了“斑马线”,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,不仅方便小区居民,也方便过往的行人。小区居民纷纷称赞,社区的党员、网格员说话管用,做事踏实,作风扎实,群众信得过。
“社区管理组织架构优化之后,我已‘身兼多职’,除了任党支部书记、居民小组长,还兼任第七网格员,虽然工作任务更重更杂,但为民服务的信念从未动摇过。”罗建英在谈及茶城大道增设斑马线一事时说,2024年5月22日,她接到居民的反映后,就立即从“一网统管”平台上报信息。第二天,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调研组就到现场调研,一周之内就增设好斑马线。
不管是走访中发现的问题,还是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,罗建英都会认真研究解决,实在解决不了的就把信息上报到平台。“有一次,为了处理小区电梯故障问题,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多钟。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。社区工作虽然辛苦,但是能够为群众服务,看着问题得到解决,群众投来赞许的目光时,内心充满幸福感。”罗建英如是说。
凝聚共治合力 彰显社区治理成效
茶源社区第七网格的网格员柳建芬介绍,在一次走访中,看到小区的一块空地上,杂草丛生,还有白色垃圾。随后,柳建芬发挥共产党员和网格员的双重身份,同时还鼓励小区里的共产党员和网格员等纷纷参与进来,大家齐心协力把杂草和垃圾清理干净,进行土壤改良,种上了菊花,不仅美化环境,每到菊花收获的时节,还免费分发给小区的老年人食用。在茶源社区,柳建芬她们这一暖心的举动,赢得了广泛好评。
罗建英还介绍,刚开始,社区每周五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,参加的全是共产党员和网格员,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群众也自发加入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来,群众已不再是旁观者。看着这些变化,她很是欣慰。
“在我们社区,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,大家齐心协力,该挑的担子挑起来、该扛的责任扛起来,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。”叶一麟对记者说,在“多网合一”的治理格局下,茶源社区的工作成效不断凸显。
据介绍,目前茶源社区已建立了10个集党群服务、居民议事、矛盾调解于一体的网格工作站,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“治理枢纽”。仅2024年,茶源社区就依托网格体系,高效处置事件超1500件。目前,社区问题在网格内解决的比例持续提升,包括占道经营、车辆乱停、邻里纠纷等,群众诉求响应更快、解决更实,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更强了。
在“智慧社区”建设方面,茶源社区也取得新突破。2024年3月,茶源社区借力“一网统管”和“智慧思茅”APP平台,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工作模式,网格长、网格员化身“移动探头”,动态采集更新“人、地、事、物、组织”信息1864条,累计上报有效网格事件160余件,群众的安全感、满意度切实得到提升。
茶源社区还积极探索“五支志愿服务队”和“共享发展伙伴”模式,即党员先锋、物业、巾帼、青年、银发5支队伍1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,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。
值得一提的是,茶源社区党委还在推动社区居民就近就业、促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,并取得良好成效。茶源社区盘活闲置资产,引入社会力量,建成了“青少年艺术服务中心”(培训超1100人次)、“三文里托管中心”(常驻托管学生100多人),孵化出3家特色“茶咖小院”,带动就业超50人。2024年,茶源社区集体经济增收12万余元。